长城,是刻在中华大地上的史诗。

它从秦时明月里走来,用一块块青砖垒起民族的脊梁,蜿蜒万里,曾是抵御外侮的屏障,更是文明延续的见证。烽火台上的狼烟早已散尽,只留风穿过垛口的呼啸,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坚守。

它不是冰冷的城墙,是无数工匠的血汗凝结,是戍边将士的乡愁寄托,是驼铃声中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印记。如今,它静卧在群山之巅,看日出日落,迎四海宾朋,每一块砖石都在无声宣告:这是中华民族的坚韧与磅礴,是刻在大地上的“永不磨灭”。IMG_0555.jpeg

这片土地上,有千年文明的厚重,有浴火重生的坚韧,更有亿万双手共同托举的希望。爱国,就是爱它的古老与年轻,爱它的辽阔与温暖,爱它让每个平凡人都能在奋斗中找到意义——因为这里,是家。IMG_0552.jpeg

从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呐喊,到“清澈的爱,只为中国”的赤诚,爱国从不是抽象的概念。它是戍边战士风雪中的挺立,是科研人员实验室里的坚守,是你我在岗位上的认真,在生活里的热爱,是代代相传的“把家守护好”的朴素信念。IMG_0550.jpeg

爱国情怀,是一个民族最深沉、最持久的情感纽带,是个体与国家、民族休戚与共的精神共鸣。它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认同——认同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,珍视先辈用热血与汗水铸就的安宁,牵挂国家的发展与未来。IMG_0557.jpeg

《沁园春·雪》(毛泽东):
IMG_0559.jpeg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望长城内外,惟余莽莽;大河上下,顿失滔滔。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,欲与天公试比高。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。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